《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发布

2020-10-22 09:49:07 法律FAQ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安杰 2020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举行《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新闻发布会,由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王树义教......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安杰

2020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举行《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新闻发布会,由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王树义教授主持。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联席主任张文显教授出席并致辞,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教授介绍了《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有关数据发现,以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排名情况。

张文显教授强调:司法文明系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它体现了现代法治国家先进的司法理念、司法制度和司法文化,因而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指示器。对各地司法文明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并予以公布,对于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China Justice Index)是国家“2011计划”和“双一流”建设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开发的一种法治量化评估工具。该指数的研发,是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要求,通过实地调查普通民众和法律职业群体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用本项目课题组独立收集的最新调查数据,以分解表和雷达图等直观形式显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文明指数排名及其在各级指标上的得分(强项和弱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本地司法文明状况的满意度,为全国各地加强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一面可供自我对照的“镜子”。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继《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8》之后发布的第六个年度报告。该报告根据课题组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独立收集的24012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形成,其主要发现如下:

201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文明指数总分排名

(一)全国各地司法文明指数总分排名分析

1.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文明平均得分为70.0分(满分为100分),与2018年平均得分69.3分相比,提高0.7分。

2.如下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得分在平均分及以上,包括:浙江(72.5分)、重庆(71.7分)、四川(71.3分)、江苏(71.3分)、内蒙古(71.3分)、湖北(71.1分)、山东(70.9分)、广东(70.9分)、上海(70.9分)、江西(70.9分)、北京(70.9分)、西藏(70.8分)、河南(70.5分)、新疆(70.4分)、吉林(70.4分)、安徽(70.3分)、天津(70.2分)、宁夏(70.1分),其余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得分均在平均分(70.0分)以下(详见图1)。

3.2019年值得注意的数据:一是浙江省以72.5分排在中国司法文明指数得分第一名,而在六年评估中四次排名第一的上海市仅居第9名;湖南省以67.1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垫底。二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差为5.4分,相较于2018年最大分差6.2分,缩小了0.8分,这说明全国各地司法文明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三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得分均未达到“良好”水平,说明各地司法文明建设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司法文明指数一级指标得分情况分布图(满分为100分)

(二)司法文明指数10个一级指标得分及排名分析

1.司法文明指数10个一级指标的最大分差为9.4分,比2018年最大分差10.5分缩小了1.1分。从10个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来看,“司法公开”依然得分最高(75.9分),“司法腐败遏制”得分最低(66.501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其满意度较低;一级指标“法律职业化”得分倒数第二(66.530分),反映了司法改革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具体得分,详见下图2。

2.司法腐败遏制任重道远。调查数据显示,“司法腐败遏制”一级指标得分仅为66.5分,在10个一级指标中排名倒数第一。其中,对于警察、检察官和法官三类人群,受访者对警察远离腐败的评价最为消极,仅得65分;其次是“法官远离腐败”(66.5分),“检察官远离腐败”得分最高(68.0分)。以上3项得分均没有达到70.0分。

3.法律职业化程度亟待提高。“法律职业化”一级指标的得分为66.5分(虽然比2018年的65.6分有所提高),但在10个一级指标中仍然排名倒数第二(2017年和2018年两年连续倒数第一)。在其3个二级指标中,“法律职业人员享有职业保障”得分最低(61.5分),虽比2018年的60.8分有所提升,但比2017年的65.2分仍降低不少。

4.司法文化建设更需弘扬理性。“司法文化”一级指标的得分67.4分(比2018年的67.2分提高0.2分),在10个一级指标中排名倒数第三。在其4个二级指标中,“公众参与司法的意识及程度”得分最高(72.3分,比2018年的71.7分增加0.6分),其次是“公众诉诸司法的意识及程度”(68.3分,比2018年的69.2分降低了0.9分)和“公众接受司法裁判的意识及程度”(66.6分,比2018年的65.2分提升1.4分),而“公众接受现代刑罚理念的意识及程度”的得分垫底(62.3分,比2018年的62.6分降低0.3分,也是近五年的最低分)。2019年数据显示,仅有55.5%(比2018年的52.9%有所提高)的普通公众认为,如果有当人民陪审员的机会,自己有参与法庭的意愿。另外,超过五成(55.5%,比2018年的62.5%有所下降)的公众表示,支持在公众场所举行公捕、公判大会,其中有15.8%(比2018年的23.7%有所下降)的公众表示坚决支持。这说明,现代司法理念的宣传普及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三)2019年司法文明指数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方法

1.问卷样本选取方法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的问卷调查,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放800份问卷,其中公众卷600份,专业卷200份(法官、检察官、警察各40份,律师80份)。公众卷与专业卷的比例为3:1。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4012份,其中,法律职业群体样本总量为6155份,公众样本总量为17857份。

2.公众卷数据采集方法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公众卷数据采集,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3个人口最多的城市,随机抽样600人,样本中男女各半;抽样调查对象至少涵盖9个职业中的6个职业,必须年满18周岁,并尽量涵盖18岁至30岁、31岁至40岁、41岁至50岁、50岁以上这四个年龄段,以保证各年龄段样本量的分布均衡。

3.专业卷数据采集方法

为确保专业样本数据的代表性,避免样本代表性的偏差,专业卷的发放兼顾了调查对象的分布特征。首先,每个省份在两个以上地区或城市发放问卷;在直辖市选择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其次,在被调查城市随机选择调查单位时,兼顾省级、市级或基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大小不同的律师事务所。再次,在同一机关(机构)尽可能兼顾不同部门的法官、检察官、警察和律师。最后,在同一部门尽可能兼顾不同工作年限的专业人士。在问卷调查时,先由调查员讲解“中国司法文明指数”的内容、意义和方法,再由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当场答题。

4.客观指标数据来源与主客观指标分值比例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主客观指标分值比例为9:1。客观指标数据来源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向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2019年度工作报告。

5.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10个一级指标赋值各占10%的比重,并将10%的比重均分给相应的二级指标;相应地,二级指标的比重又均分给对应的各个题目。具体指标的算分遵循“题目赋分→二级指标得分→一级指标得分”的计算方法。(1)根据赋值原则对67个问题逐一赋分。(2)对问题所属的二级指标算分:若二级指标下仅有一道题目,则以该题的均分作为该指标得分;若二级指标下有多道题目,则以多道题目的均分作为该指标得分。(3)在求得各二级指标的得分后,以其均分作为所属一级指标的得分。

图为中国司法文明指数的整体变化(2015-2019)

附件:司法文明指数五年发展轨迹(2015-2019)

借助司法文明指数项目调查的年度数据,分析中国司法文明水平的五年时序变迁,可以发现其纵向整体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五年间,中国司法文明指数值从2015年的64.5分上升到2019年的70分。尽管在不同调查年份,存在着有升有降的起伏变化,但其变化轨迹总体呈现出向上的变化趋势。上述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国司法文明的发展趋势是向上的,总体是在进步的,这与近年来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深化司法改革的背景具有同步性。另一方面,司法文明的发展也经历了某种起伏、反复甚至退步,说明中国司法文明的发展是在曲折变化中不断累积上升的过程,呈现螺旋式发展的态势。

此外,司法文明指数五年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其总体得分处于64.5分至70分区间,在及格线以上,但与“良好”还有不小的距离。参照国内一些地方性法治评估项目,中国司法文明指数分值虽略低于其分值,但五年增长值却比其要高。例如,2011年余杭法治指数为72.56分,仅比2007年首次评估时高0.96分,五年提高不大。相比之下,中国司法文明指数值五年提高5.5分,反映了其整体水平有显著的发展。


司法文明
本文网址:https://www.lawfaq.cn/law/87-7976-1.html

1.本站转载的稿件都会标注作者和来源,所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侵权联系 QQ:2122654 删除;
2.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留链接“法律FAQ”:https://www.lawfaq.cn

法律咨询/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