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负责人出庭更有利于化解争议的案件;
(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议或者同级人民政府要求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
(三)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
(四)其他对国土资源管理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
符合前款规定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及时提出负责人出庭的具体建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确实无法出庭的,应当指定其他工作人员出庭应诉,并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在开庭审理前向人民法院作出书面说明。
第十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诉承办机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要求应诉承办机构负责人出庭的案件;
(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再审的案件;
(三)其他对本机构业务执法标准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
第十六条 出庭应诉人员应当按时到庭。未经法庭许可,不得中途退庭。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出庭的,应当提前告知人民法院并说明事由,经法院许可申请延期。
第十七条 出庭应诉人员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要求参加庭审活动,遵守司法程序和法庭纪律,尊重审判人员和其他诉讼参加人。
第十八条 庭审结束后需要补充答辩意见和相关材料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在人民法院要求的期限内提供。
第十九条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统一登记人民法院行政案件裁判文书。其他工作机构收到人民法院行政案件裁判文书的,应当于收到裁判文书的当日转交法制工作机构进行登记,由法制工作机构将行政案件裁判文书转交应诉承办机构。
第二十条应诉承办机构应当对人民法院裁判文书进行认真研究,认为依法应当提起上诉、申请再审的,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于法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或者再审申请书,并将上诉状或者再审申请书抄送法制工作机构。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决定不提起上诉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于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10日内,将裁判结果及分析情况向本部门负责人报告,同时抄送法制工作机构。因同一原因导致多个案件收到相同裁判结果的,可以合并报告。
第二十一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者原告提起上诉、申请再审的,第二审案件、再审案件由原承办第一审案件、第二审案件的应诉承办机构负责承办行政应诉工作。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需要履行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自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生效之日起10日内提出履行的意见,报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在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负责人报告履行情况,同时抄送法制工作机构。
依法提出再审申请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就履行的意见与相关人民法院进行沟通。
第二十三条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承担赔偿责任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会同相关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赔偿方案,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办理支付赔偿费用手续。
第二十四条 需要缴纳诉讼费用的,由应诉承办机构会同相关机构办理。
第二十五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收到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的,应当组织研究落实,提出具体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人民法院反馈。
第二十六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收到人民法院对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处理建议的,应当组织研究,于60日内向人民法院反馈处理意见。发现该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相抵触的,应当及时停止执行该规范性文件或者相关规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七条 应诉承办机构应当在行政诉讼活动全部结束后,将案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装订,依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归档、移交。